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活动 > 正文

陶古焦墨山水展在京开幕 寻觅古典文明的力量

2017-02-28 社会活动 6921 次 0 评论

 

2017年1月1日下午3时,“吉祥如意—陶古焦墨山水太行山写生展”在北京798感叹号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陶古创作的焦墨山水作品四十余幅,是艺术家在寻访太行山大峡谷后对深壑幽谷与炊烟村落的诗意描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寄情山水的古人风度是陶古个人气质的真实写照,对古典文明力量步履不停的寻觅与探索也成为陶古作品中蔚为壮观的独特风景。

 北京天开六祖禅寺住持释慧龙、人民大学中国书画导师初中海、中国当代美术创作院院长张津诚、北京文博院院长陈步一、《中国书画报》北京记者站主任曹玉文、中央电视台《传承》栏目总导演朱贵旭、张津城工作室导师单言芳、收藏鉴定家张宝华等多位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先后发言,对陶古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张金卫担任开幕式主持。展览于新年的第一天开幕,取吉祥之意,现场更可谓群贤少长咸集、观众络绎不绝。

kaimushi.JPG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IMG_0335.JPG

中国当代美术创作院驻院书画师、中国国画研会院研究员、中国杏花村书画艺术顾问、中华之光书画家陶古先生致谢辞。

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一道北京画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初中海山水书法工作室导师初中海先生讲话。

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张金卫主持开幕式。

 

北京文博院院长陈步一先生讲话

中国当代美术创作院院长、文化部张津诚工作室主任张津诚先生宣布展览开幕

陶古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初中海先生接受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采访

张金卫秘书长接受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采访

 

 

 

明陶宗仪在《辍耕录·写山水诀》有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作为最古老的绘画手法之一,焦墨画较水墨难度更高,对画者的水平也有着较大的要求。在陶古的焦墨山水中,如虬龙经天般的苍茫笔力无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古典文明的呼唤和对温暖人性的关注则是陶古作品中更为可贵的地方。

 

  著名画家初中海在文章中说:“陶古是我的学生,他的中国画创作在审美旨趣、价值追求、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体现着一种矫然特立的个性:一是坚定的中国文化立场,二是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立的艺术取向,三是不同凡响的笔墨功力。”垂钓、汲水、纳凉,在陶古的笔下,唯有黑白二色的焦墨画纸上也可以跃动色彩斑斓的村落生活。他的作品倾注了新时期的“传统派”画家对于当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是一种后工业文明社会对于农业文明伦理社会的迷恋、寻觅和呼唤,充满温暖的人性。

 

  常常在深夜披件外衣就移步至案前创作的陶古对艺术的态度是:恣情、专注、创新。在多数画家在消费主义时代直面人的基本生活状态时,陶古安居于自己的内心,用传统笔墨探索“人之为人”的价值与快乐。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月15日。

  

相关文章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Q Q:95605388

微信:15399566466

电话:15855390087

邮箱:95605388@qq.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小堡华强艺术区B座陶古书画创作工作室

搜索
最近发表

Copyright ©2022 陶古书画 / 登录

技术支持:(QQ/微信)96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