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古书画漫评 / 杨长德
癸巳岁暮,陶古先生由京返宿,约我下午四时会面。
当年在其茶亭,披文析义,瀹茗清谈,欣然忘归之情形,至今记忆犹新。一晃数年过去了,陶子腹藏珠玉,多才相如,散淡不拘,艺海无涯,又有多少长进,我期待与其一晤。
陶古先生性情中人也。其貌堂堂,丰神潇洒,倜傥风流。为吾忘年之交。陶子幼有天慧之才,后采剥华实,咀噍膏味,新颜柳,直溯魏晋,遂日炙颖素。
欣赏陶古,需要有诗情的澎湃和祥者的静穆,不然只能隔靴挠痒。
说陶子性情中人,自有例证。欢愉时,在数十百人之场合,引吭歌,甚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俨然一乐天种子。
说静,则安如处子,沉浸书房, 古经,俨然一读书种子。
抑或夜半,磨墨遗纸,挥毫案前,翰墨丹青,一意孤行,不知有我,俨然一艺术种子。酒场上更为淋漓尽致,推盅换盏之际,大有“咏志那须歌孟德,文新能不笑扬雄。”每此时,侃庐室主之绝活尽露,赢得满堂喝彩,众拊掌曰:“高!”
同类语境,放在陶子口中总能弃庄寓谐。
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毛润芝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雅士曰:“越王自有堪羞处,只能西施赚得吴。”而陶却用自家俚语:“谁一辈子不做几件脸红的事,那还叫人吗?”坦荡胸怀,可爱之处,令你拍案叫绝!
读陶古之简历,发现名号多多,如众所周知的“侃庐”,很少启用的“墨衢”,带有悲壮意味的“壑进”,与其名陶古相呼应的“六 ”以及令他心血来潮的“恣翁”。尤其恣翁这一雅号直抒胸臆,原来他学书画搞收藏无非是求一个“恣”,因此名叫“恣翁”。恣者,乐也。乐山林也,乐水月乎?乐四书、乐五经、乐孔孟、乐老庄、乐三坟五典,乐七乘六法,乐天球河图,乐五湖四海,金钱如粪土,名利任人性。乐古乐今,避誉如谤,只求一个“恣”焉乎哉!
言及书道,“书谱“有云书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陶子之书纯以情性使然,陶于书界出道很早,其正草行录诸书体之艺术性、欣赏性、趣味性都很出众。观《笔墨陶古》一书,书作仅数幅,已叹为观止。如《道德经选句》字里行间情沛意浓,点画生动。左顾右盼,活泼多姿。尤以文题高标,更显文人气息浓郁。
再如以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诗意题画之山水图,那长跋告别亮丽,留白是大学问,大面积留白是一种胆识,“案上黄花还笑我,空留一半又题诗”,这一题,不但经画面增色,也彰显了书法的烂漫恣肆,不可遏止,你看那方笔如刀,斩钉截铁。园笔入线,连绵欹侧,如惊蛇入草,瀑挂前川。细观,“种豆”狂飚突起,“苗稀”优雅,“道狭”浪漫,“但使”生花。陶子可畏呀,通会之际,人未老,书已老,让我们得观笔意清脱、黑白亮烈的风采,惬意,惬意!
陶古,喜古、尊古、好古。或书或画,多有古意。古意,不是图式,无关乎张力、表现力。在中国笔墨史上,凡有古意者都蕴藉无穷,耐人寻味。陶子以八尺隶书写《岳阳楼记》,古意盎然。它有坚无行,乱古铺阶,无蚕头燕尾,不依格,不求整,完全打破传统格局,参差而下,意味深长。其点画竣百,用笔不苟,古意,气贯其中。观之妙在抑扬抗坠之间,疏朗萧散,宛若秋林。陶古是驾驭毛笔的高手,他的线条形质丰富多变而又内含筋骨,尤其中侧提按之巧妙运用,疾涩快慢之随机应变都让你瞠目结舌。其“点”的铿锵,“线”的济贯,“面”的沉雄,相互生发,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和韵律感。
陶古每言及书法,常妙语联珠,他说:书法不是宪法,不是大法,是写字人的书写方法。狭隘的理解是作茧自缚。
他说:一味临贴,只能出写字匠,不能出大师。陶古整天一副大任于斯的样子,是一个苍茫大地,不知谁主沉浮的主,一点自卑感都没有,也难怪“庸者不狂,狂者不庸”!
尤其在这艺术多元,岐路亡羊的年代,更要有陶子的自信。他的继承和探索,很有理性,没有迷失在成千上万的碑山贴海里,能够扔掉框框,写出自我,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陶子书法追求强烈的个性,那倔强而叛逆的为艺品格,占有天机。其书踵踪前贤,流自心坎,闪动着拂拂灵气。一册在手,令人回味无穷。
古人云:画分十三科,山不为上,性嗜山水,与天地精神往来者代不乏人。陶子乐山水而盘桓,慕林泉而徜徉,直与山水画结缘,不亦乐乎?岂止乐也,抑或人生之幸哉!
陶子善画密体山水,展示原生态之美:苍莽、蓊郁、深厚。盘根错节、云蒸霞蔚,密不透风。没有人为之修饰,葆有自然之野性。“野者,诗之美也。”亦画之灵魂。请看:《陶渊明诗意图(一)》、《风月无边图》两幅均是自出机杼。前者诗配画、别出心裁、绘出新境。后者以自撰长联、满构图方式,全凭大但想象绘制出八尺山水条幅,远山近水,扑朔迷离。山寺道中,古塔掩映,小桥流水,穿插其中。乍看密不透风,细瞧层次分明。老子思想,佛家意境,融绘与书,相映生辉。人之于景,浑然一体。佳联美景,堪称一绝。
还有一幅《如梦令 梦乡》,也是陶古先生为自作诗词百绘的山水写意图,此词,言简意赅,仅33字,即把仙境般的乡间小村之美景勾画出来,依山环水,如梦如幻,清雅宜人。整幅作品饱蘸乡情,妙会丹青。一下升华为蓬莱仙境。功力非凡哪!
还有根据刘禹锡《酬白乐天》等诗意画图多幅,恕不一一。由此足见陶子画工之外的学养确实了得。
古人云:“图写山川,入乎其内,生气盈然;入乎其外,才情高致。”这是文人画之基。迁想妙得,因心造境,离不开文的支撑。心为统帅,情景交融。心随物以婉转,物与心共徘徊。呜呼!此莫非老子所言“天人合一”之境也。这是文人画的最高境界!作者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自然格调不凡。
傅抱古先生绘过不少古代大诗人的诗意山水图,统称文人画。傅说:“文,文学的修养;人,高尚的人格;画,绘画的技巧。”此人高境,陶子先生早已融会贯通,表现得卓尔不群了。
雕琢或适足消履,他是不悄一顾的
近年来,陶子深擦文人画的妙缔,他的许多洗心之作,都俱求新、求变、求韵之意,都是去俗、去刻、去媚之作。可谓天机罄露,汩汩而出。余每见其书画其画,总有“拍案惊奇”之感,我纳闷:陶为何进步这么快,再有天份,也得有个过程?我琢磨这后边肯定有高人指点,不过没听说过呀。我沉不住气了,遂发短信:“请问你的书画师承何人?”陶古很快回复:“书法是刘文会、画是王镛。”天哪!这在中国书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两位大名人,原来是陶古的恩师!一切疑团烟消去散。强将手下无弱兵。名师出高徒。怪不得陶古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在创新的途中屡抛绝招,原来如此!
结尾谨以余墨,率书拙作谢幕:
诗酒豪情耕砚田,丹青翰墨自年年。
长观犹觉天声起,漫笔总思陶古贤。
学富只因行万里,谁人深夜看灯残。
深锁书斋无悔恨,拨冗探艺净尘悬。
Q Q:95605388
微信:15399566466
电话:15855390087
邮箱:95605388@qq.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小堡华强艺术区B座陶古书画创作工作室